让政策“暖意”转化为发展“暖流”

2024/7/19 14:32:340

本报记者|安宁7月14日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民营经济31条”)迎来印发一周年。这份文件全篇几乎一句一举措,是近年来我国对民营经济规格最高、最权威的政策文件,鲜明地展现出我国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决心和态度。一年来,各地各部门密集打出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,细化落实相关部署,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,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,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利好政策密集推出改革开放以来,民营经济从小到大、由弱到强,形成了“56789”的特征,即贡献了50%以上的税收,60%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,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,90%以上的企业数量,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。然而,一个时期以来,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,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,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,迫切需要完善一批基础制度、出台一批管用举措、推广一批经验做法,更好提振信心,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去年7月,“民营经济31条”印发实施。此后,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发力,提出了诸多有力且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,明显改善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、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。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,形成了“1+N”政策体系。其中,“1”代表了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,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;“N”则代表着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,涵盖了财政、税收、金融、产业、市场准入等多个领域。比如,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,在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,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、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,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;财政部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,坚决整治乱收费、乱罚款、乱摊派问题;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提出加大首贷、信用贷支持力度,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;国家税务总局落实系列减税降费政策,推出“便民办税春风行动”措施;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工作;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,依法惩治、积极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……去年9月,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,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,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,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、见实效。随后,各地相继成立民营经济专门工作机构。地方在落实国家政策支持方面行动积极。浙江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32条措施,在支持民营企业投资上提出了3个70%的要素保障机制;江苏印发《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;深圳提出在具体招投标环节中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公开公平的环境;多地更是在今年的“新春第一会”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研究部署、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……随着一系列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加油鼓劲、解决困难的新政落地,政策暖意持续释放,民营经济明显回暖、奔涌向前。民企感受实实在在的温度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对民营经济来说,尤为如此。“民营经济31条”回应了前几年社会上一度流传的民营经济“退场论”、资本“有害论”等错误言论,明确了对民营经济的根本定位,也就是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”。这个极其坚定的表述,将民营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任务直接关联,凸显了民营经济重要地位,充分营造出尊重、爱护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,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,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。密集发声、密集座谈。从中央到各部委再到地方政府,对民营经济的关心爱护驰而不息,都在密集部署完善政企之间的常态沟通交流机制。去年7月3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。这可以看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开篇,也是中央加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。以这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拉开序幕,商务部、工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先后召开企业座谈会,听取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和面临困难。辽宁省、海南省等政府部门组织早餐会,了解企业发展近况,倾听并回应企业诉求。各地各部门通过座谈、调研等多种方式听取民营企业的真实想法,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,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,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春江水暖鸭先知。作为微观主体的民营企业,是政策效果最直接的受益者,更是政策效果最直接的评价者。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,83.6%的企业认为,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好转,关心、鼓励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。更重要的是,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备坚实支撑和独特优势。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,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民营经济提质升级带来新机遇,综合统筹力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支撑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民间投资结束同比负增长,前5个月增速为0.1%,其中,民间项目投资(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)增长6.9%。分行业看,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1.7%,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2.1个百分点;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6.1%,增速比全部基础设施投资高0.4个百分点。与此同时,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。截至今年5月底,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达18045万户,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从2019年的95.5%增长为96.4%。在制造业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,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分别从2019年的95.9%、91.9%提升至今年5月的96.1%、94.4%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及调研报告显示,我国民企500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,入围门槛达到275.78亿元,比上年增加12.11亿元;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第二产业入围企业359家,较上年增加17家;科技创新也进一步增强,有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自自主开发与研制。在外贸领域,民营企业势头正好。据海关总署数据,上半年,民营企业进出口11.64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2%,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5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5个百分点,继续保持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位置。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、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韧性持续显现。政策还将持续加力受国务院委托,6月25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《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,此次听取和审议的重点包括: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举措的落实情况、民营经济的现状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情况、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、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建议等。这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把脉开方、精准施策。民营经济是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,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新问题、新挑战。《报告》指出,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等方面矛盾仍较突出,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还不充分,政策落实和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,有的地方政务诚信建设有待加强,企业账款“连环欠”问题尚需解决。有的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粗放,管理不规范,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此前表示,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密切关注并及时推动解决重大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“实现从个性问题到一类问题的解决,让一批企业受益,助力一个行业发展。”魏东说,“不要低估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。”围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《报告》提出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、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、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、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。郑备表示,要在市场准入、要素获取、公平执法、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举措,狠抓政策落地落实,全力优环境强服务、破壁垒解难题、疏堵点提信心,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,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更加完善……未来,为民营企业“撑腰鼓劲”的政策措施还将持续加力,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共识将进一步凝聚。
上一篇:2连板南京公用:公司不存在应修正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情况 下一篇:多类型科创载体优势互补 无锡民营科技园奋力打造“产业链磁场”